时间:2023-02-05 18:25:16 | 浏览:985
战略前沿技术
1945年7月,二战时期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预言说,将出现一种头戴式摄像机,它安装在“一副普通眼镜”上,其中记录有评论、照片和科学实验数据。这可以被视为如今的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 technologies)的先驱。
“增强现实”这一概念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指的是将数字界面重叠到现实世界中的技术。与在你眼前的屏幕上呈现3D影像,实现沉浸式效果的“虚拟现实”不同,增强现实技术直接将不透明的全息影像嵌入周围环境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不断朝着增强现实技术靠近,以提升现实世界的体验,但直到最近几年里才实现了大小适中、价格合理的头戴式设备,影像也变得更加立体。
随着移动计算和图像处理方面的进步,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都变为了可穿戴、便携式的技术,价格也变得平易近人。第一批虚拟现实设备已经开始为赢得用户青睐而展开角逐:Facebook旗下的Oculus VR宣布Oculus Rift头戴式显示器将于明年问世;HTC的Vive 以及Oculus与三星的合作产品Gear VR都宣称将于今年年末问世。增强现实技术稍稍有点落后:最前沿的增强现实产品——微软的HoloLens 和谷歌支持的Magic Leap都没有定下确切的发布日期。
如今,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正在为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展开竞争。沉浸于虚拟现实时,你不能真实观察周围的事物,可能在移动时撞墙,而Magic Leap和HoloLens这类增强现实设备则有潜力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助理教授戈登·韦茨斯坦(Gordon Wetzstein)说:“增强现实技术能够与交流、工作、信息视觉化以及外出游戏等日常事务无缝对接。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
谷歌的Magic Leap目前仍处于“保密阶段”,但从其网站给出的图片我们能看出他们的雄心有多大:小象在手心中跳舞;教室中,海马漂浮在空中,孩子们拍手称赞;在紫色的天空中,龙与鸟儿展翅翱翔。这些生动的插图告诉我们,Magic Leap正把世界变成一张没有屏幕的触摸屏。
微软则暗示这一技术在教育、工作场所、手术室和实验室中的潜能。HoloLens可以让跳动的立体心脏模型在空中漂浮转动,让见习医生和医科学生体验更加生动的课程。它还能使用火星车传回的数据,让你感觉自己就身处那颗红色星球上。
这些描述听起来就像魔术一样。它们真的能够实现吗?微软和Magic Leap都细心保护着硬件细节,担心被同行窃取。但据其专利申请书所写,Magic Leap的设备会直接将光投射到视网膜上,这将让大脑无法区分外部世界的光和Magic Leap发出的光。虽然微软还未解释HoloLens会怎样将光投射到眼中,但根据韦茨斯坦的文章,HoloLens很有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和Magic Leap一样的效果。
但在这一切实现之前,增强现实技术仍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将硬件全部集中到一个无线轻便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而这一设备的大小和价格要和一副高端太阳镜相近。换句话说,将全息投影和真实世界相交融已不再是问题,问题是效果的逼真度以及所需的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必须实现“逼真的视觉体验”,同时保持设备大小合适,佩戴舒适,这样人们才会愿意使用。
同时,要实现这一技术奇迹,电源也是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在保持设备可移动的情况下保证电源的充足?韦茨斯坦指出,要让增强现实设备室外派上用场,其显示器必须足够亮。而高亮度将消耗更多的电力。
还有就是最初的问题:如何创造逼真影像,同时让其与周边环境自然契合。对一个头戴式显示器来说,任何微小的影像错位或者延迟都会造成不适。这就需要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的帮助:显示器必须了解佩戴者的视线投向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事物,同时感应周边环境,分清什么物体是移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
但就算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增强现实技术依旧可能被虚拟现实技术打败。虽然一些演示表明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实现沉浸式的体验,但实际上,其视野还不够宽广,几乎和电视的大小等同,同时用户还能在显示器边缘看见“未增强的现实世界”,不断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这一问题将在未来得到解决。但在那之前,用户会更偏向于虚拟现实技术。
考虑到这些利弊,未来的市场将不会被单一技术占领。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萨德·斯特纳(Thad Starner)预测说,用户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各类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对电子游戏来说,大视野的设备会更有趣,而对于手术、发消息和个人信息管理来说,选择较小的视野就足够了。”
这一观点道出了可穿戴市场中不言而喻的法则:设备需要用户支持。在讨论HoloLens和Magic Leap时,谷歌眼镜的阴影挥之不去。最早在公共场合使用谷歌眼镜的用户受到了人们的嘲讽。“如果戴着谷歌眼镜上街会惹人猜疑,那谁还在乎产品功能?”明尼苏达大学运动机能学教授托马斯·斯托弗雷根(Thomas Stoffrengen)说道,“增强虚拟现实技术或许能解决功能问题,但我们还需观察它是否会引起社会问题。”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Tobias Höllerer曾参与制作最早的可移动增强虚拟现实系统,他认为“第一批用户在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比如建筑师会用其展示蓝图,游客用其体验古代遗址。这意味着人们只会用这一技术来完成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不会为其赢得大众支持,但是至少能在先驱用户中的产生一定影响。
1993年,当斯特纳背着沉重的个人电脑出门,一名计算机科学家问他为何要买一台移动电脑。而如今,当他戴着头戴式显示器出门,人们问他:“这是什么?我能试试吗?我也能买一台吗?”显然,计算机和科学家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范内瓦·布什于五十年前做出的预言成真了:“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能够以低成本制作高性能复杂设备的时代。”
还记得2012年4月,谷歌发布的谷歌眼镜吗?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实现增强现实技术的硬件设备。那时,国内的智能手机正在普及中,人们第一次透过谷歌眼镜看到了未来。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重金收购Oculus之后,VR/AR市
基于图像识别的增强现实体验一张纸上凭空出现折叠纸飞机的3D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而且还是动态运转的状态,是不是很神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魔镜背后的故事。要想搞清楚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底层运行过程,有必要回到本源先来看看AR的基本定义
AR 可以帮助为用户创建全新的交互式体验,并且与任何技术一样,AR 也有其优点和缺点,通常与 VR 相比。AR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它是一个可以提供丰富内容和背景的出色教育工具。AR有可能通过提供增强的体验来提高用户的知识和意识。它提供个性化的学
1月14日,西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在拉萨揭牌。 何蓬磊 摄1月14日,西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在拉萨揭牌。 何蓬磊 摄中新网拉萨1月14日电 (何蓬磊)西藏首个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简称:VR协会)14日在拉
全球的军事部门一直处于使用新兴技术进步进行训练和增强战斗力的最前沿。当然最为火热的增强现实(AR)也不例外。世界上的公司增强现实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不是很早之前,目前军队已经为他们的战斗机飞行员实施了实时叠加技术。由于战争的不断发展,军队必须紧
现如今,增强现实的用途已是十分广泛,接下来我们队其中一些代表性的领域做一些介绍。1、体育娱乐与游戏增强现实的发展,对于娱乐业有着极大影响。增强现实产生的三维虚拟事物,能够增强我们的娱乐感触,将各种娱乐,变成当今最前沿的科技体验。增强现实目前
图说:个性化颈椎牵引器。来源/十院供图(下同)日前,2018年度浦江脊柱微创技术创新论坛暨长三角骨科微创联盟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以“长三角一体化”和供给侧改革国家战略为政策支撑,来自区域内四十余家医院及医疗创新型企业的三百余位医务及科研人员济
增强现实AR的终极形态是假眼吗?增强现实AR是一种前沿科技,技术方面目前尚未成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再加上实现AR功能需要佩戴上AR眼镜或其他设备,这就产生了一种局限性,AR眼镜与智能手机相比,还是智能手机使用起来更方便。虽然在近些年,增
前言近年来,智能硬件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比较火爆,基本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物品都可以做成智能硬件,市场上智能硬件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万物均可智能”。一个数据: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发展较快,有数据显示,2020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约为1076
什么是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包括工